来源:科研办 发布时间:2022-11-16
2022年11月11日-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管理世界》编辑部支持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22)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以“高度动态环境(VUCA)下的组织韧性与创新”为主题,涵盖四场主题报告、五场工作坊、十三场分论坛、八场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犹他大学等海内外190余所院校和企业的9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俊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逢文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郁培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叶康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黄卫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凤彬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Pratima(Tima)Bansal教授、犹他大学Glen Kreiner教授。
11月12日上午,郁培文宣布论坛正式开幕。随后,杨俊、叶康涛分别致开幕辞。
郁培文宣布开幕
杨俊致辞
叶康涛致辞
本届大会的第一位主讲嘉宾为李志军。李志军做题为“积极推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强调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学术研究、写好学术论文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之后,从选题来源、创新价值、学术研究的责任和学者的使命等方面阐述了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志军提出了一系列学术研究与写作规范问题,例如合理使用数学模型、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等。最后,李志军呼吁要将好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切实做到研究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李志军主题报告
第二位主讲嘉宾为黄卫伟。黄卫伟从1996年4月起受聘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至今,亲身参与了华为公司的管理变革,曾作为主笔人亲身参与《华为公司基本法》的起草,他基于华为的实践案例分享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假设。黄卫伟提到,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假设包括:1. 企业的自发演变趋势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组织需要有所作为,否则不进则退;2. 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利己的,企业应该引导员工扩大“不计较区”,不能指望把社会组织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基础上;3. 华为文化的真正内核是群体奋斗,“胜者举杯相庆,败者拼死相救”,文化的作用是在物质文明和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使员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4. 高技术企业个人的绩效曲线服从幂律分布,少部分精英员工贡献大部分价值,华为据此建立了薪酬体系标准;5. 核心价值观要转换为利益驱动机制才能确保传承,只有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转化机制才能使企业焕发勃勃生机;6. 华为按贡献分享价值创造成果,通过转化为资本的方式回报劳动、知识和企业家的累积贡献;7. 人力资源具有资本属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流动性,也应该关注其保值和增值。最后,黄卫伟对报告的主旨做出了总结:华为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根本在于其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来源于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选择,而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选择依据的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假设。
黄卫伟主题报告
第三位主讲嘉宾为Pratima (Tima) Bansal。Bansal于2016年到2019年间担任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的副主编,并且已在AMJ、AMR、OS、SMJ等顶级管理学期刊发表多篇文章。Bansal 以“Why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So Hard and What To Do About It”为题,做了主题演讲。首先,Bansal介绍了“什么是质性研究”。解释了“为什么要做质性研究”,她表示质性研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流行性以及重要性。她重点强调中国情境,认为国际期刊需要学习并研究独特的中国情境,呼吁学者们多多开展中国情境的研究。随后,Bansal重点强调“为什么质性研究这么难”的问题,详细分析了质性研究中具体的决策点(创意、数据、分析、写作等)以及相应的挑战。最后,Bansal总结出10个常见的质性研究陷阱:弱理论贡献、研究过于宽泛、数据展现不足、数据无法支持理论、研究定位不清、研究方法不全、令人疑惑、结构混乱、写作能力不足、以及缺乏数据。
Pratima (Tima) Bansal主题报告
11月13日上午,第四位主讲嘉宾Glen Kreiner做题为“Parting the Curtain on Grounded Theory”的主题报告(论文写作工作坊)。Kreiner以他于2009年发表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的关于工作-家庭互动关系的论文为例,详细介绍扎根理论的完整研究过程。首先,Kreiner强调了扎根理论的目标是构建理论而不是检验理论,并指出使用扎根理论需要将新老数据、已有文献和涌现理论反复迭代,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同时进行、不可割裂。为便利初学者学习扎根理论,Kreiner推荐了该领域代表性学者Glaser & Strauss (1967)、Corbin & Strauss (2008)和Charmaz (2007, 2014)的相关书籍。其次,Kreiner传授了如何提出一个好的扎根理论研究问题的经验,并指出当某一领域量化研究比较多的时候,质性研究反而能够提供更多新见解。最后,Kreiner介绍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他以自身研究成果为例,深度剖析与展示了扎根理论连贯、自洽的过程。
Glen Kreiner主题报告
分论坛&圆桌讨论
本届论坛共安排十三场分论坛与八场圆桌讨论,涵盖战略管理、创新与创业、技术创新、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公共管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等多个领域,为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思维交流和碰撞的平台。每场分论坛和圆桌讨论,作者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和与会者在问答环节进行深入交流。为提高学习交流的效果,分论坛中还安排有专家点评环节,由案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分论坛文章进行点评,并分享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在各分会场中,学者们参与积极,学术氛围浓厚。
点评工作坊&与往届最佳论文作者对话
11月11日下午,本届论坛沿袭往届传统开设论文工作坊,邀请案例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部分投稿论文进行深入点评。本次工作坊分为4场并行分会场,共计26篇论文报告,论文围绕创业与创新、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财务、营销、组织与人力资源等主题。12位案例研究资深专家对工作坊论文进行了深度点评。
11月12日下午,本届论坛举行“与往届最佳论文作者对话”环节。此环节由管理世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闫妍研究员主持,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陈衍泰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的尚航标教授、南京大学的肖咪咪博士和中山大学的郭咏琳博士,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了在案例研究问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论文写作和论文修改等方面的心得和方法论,为参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最佳审稿人&最佳论文颁奖
本届论坛共收到221篇参会稿件,最终收入论文集118篇,其中分论坛报告40篇,圆桌讨论78篇。在此基础上,经程序委员会和匿名外审两轮评审以及两轮排序评审,共评选出最佳论文10篇。除此之外,还评选出3位最佳审稿人。11月13日上午,毛基业向大会通报了本届论坛论文的评审流程、最佳论文和最佳审稿人的评选结果。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华、韩梦玮、胡雪芹的“‘双碳’目标下供应链金融如何助推供应链地低碳发展——基于国网英大的案例研究”等10篇论文获得“最佳论文”。来自中山大学的胡杨颂、南开大学的许晖、中国人民大学的邹楠获得“最佳审稿人”。毛基业向最佳论文作者和最佳审稿人表示了衷心的祝贺。
毛基业宣布最佳审稿人、最佳论文
最佳审稿人名单
最佳论文名单
11月13日下午,本届论坛特别邀请王凤彬开设题为“如何在过程研究范式下深化机制解释?”的专题工作坊。陈逢文主持工作坊。王凤彬擅长于案例研究和定性比较分析(QCA),曾主持12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课题,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经济管理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八十余篇论文,出版论著、译著、教材二十余部。围绕着过程研究范式,王凤彬首先讲述了从因素模型到过程模型这一过程研究范式的兴起进程,然后借“黑箱 → 灰箱 → 白箱”的隐喻阐述了机制解释的不同视角与深度。随后,王凤彬从阶段内与阶段间两个层次介绍了时序分区分析策略下的过程研究。最后,王凤彬与参会学者一同探讨了与本体论和认识论相配适的研究方法论。在以上四方面内容的介绍与研讨过程中,王凤彬系统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优秀案例论文,借助先进科研实践为与会者增扩过程理论化的深度和想象空间提供了宝贵启迪。报告结束后,王凤彬基于自身多年研究经验对与会学者请教的问题一一给出深刻见解。整场报告主旨鲜明、结构紧凑、内容详实,在参会学者间反响热烈。
王凤彬演讲
11月13日下午,本届论坛顺利闭幕。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始终弥漫在论坛各会场。与会代表相互碰撞学术思想,收获丰硕,受益匪浅。
因疫情原因,本届论坛继续采用网络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召开,为海内外案例和质性研究学者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者们于“云上”围绕创业创新、战略管理、组织变革、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主题开展热烈且充分的研讨。
据统计,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153所院校和企业的221篇稿件,与往年大致相同(2021年226篇),这意味着虽然反复的疫情对田野调查影响相对较大,但是学者们依旧保持着对案例研究的热情和投入。通过初评的稿件分别送222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每篇论文邀请至少四位评审专家,至少回收两篇有效评审意见。最终收录论文集118篇,总录取率为53.4%。其中分论坛报告40篇,录取率为18.1%。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强具有高学理价值的案例研究,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案例研究及发表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9月17日,首届中国案例建设国际研讨会(2022)举行,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致辞中表示,案例研究是种典型的研究方法,具备扎根实际、问题导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统一的特点,是回答时代之问、因应时代之变的有效途径。怀进鹏还希望案例事业要主动迎接理论重大变革的时代机遇、历史机遇,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带有本质性、规律性的揭示和回答,从而融通实践经验与理论创新,推动学术发展。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管理世界》于2007年创建,是国内最早开始推广案例与质性研究方法的平台,并连续16年举办年会,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国内公认水平最高的工商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平台。论坛以案例研究为依托,以“洞见企业、构建理论”为使命,深度发掘本土企业管理的优秀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理论。
前十六届论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56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论文2709篇,年均参会800余人,共计有1250篇研究型案例、118篇教学型案例(论坛自2016年开始不再接收教学型案例的投稿)收入论文集,其中已有85篇优秀论文在《管理世界》杂志正刊发表,构建了战略管理、创业创新、组织变革等领域一系列本土重要原创理论,论坛中成长起来一批有理论建树的学者及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骨干。
在过去的十六年内,案例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广大学者们共同见证了案例研究的源起与发展。未来,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将继续为广大学者提供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鼓励案例和质性研究学者们发挥工匠精神,更加努力的去讲深、讲透、讲准、讲好中国精彩故事,做出具有高理论价值的案例研究。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