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迎新季 | “院长第一课”:易靖韬 以实事求是精神建构人大管理学派

发布时间:2024-09-29

以实事求是精神建构人大管理学派

——在2024级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DSC04118_Jfoto_20240915_410418074.jpg

各位2024级新生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以实事求是精神建构人大管理学派”。

在准备讲稿时,我一直在思考“第一课”的主题讲什么,思索很久,还是决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所提倡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讲起。

商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工厂管理系、贸易系、簿记核算和财政信贷教研室,是新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者。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商学院主责)在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2017年,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级(最高等级),并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获评最优等级。作为学校九个全国最领先的学科之一,工商管理在中国本土始终处于引领地位。因此,进入新时代,商学院要继续挺膺担当,接续这一历史使命——持续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手笔构建人大管理学派,构建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

我分享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实事求是”为什么会成为人大校训?

“实事求是”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书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经历秦朝焚书坑儒之后,流传到西汉时期的儒家典籍非常稀少。朝廷找不到儒家经典原著,便招募了一批儒家遗老,让他们通过口述方式复现儒家经典。这些通过口述复现的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与“古文”,即古代原始典籍相对应。在复现过程中,难免会有瑕疵,使得“今文”与“古文”有所不同。刘德一心想要复兴儒学,因此从民间广泛征集古文。每当有百姓献上古文古书时,他都会抄写一份副本,赠给捐赠者,并收藏古文原籍。通过古文与今文反复校对,他真正意义上复现了儒家经典。

通过这个历史典故,我们就能够深刻领会什么是“实事求是”。它指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对当下我们本科生、研究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有重要的启示。

基于后来学者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和实践,我认为其核心要义是身体力行,即“知行合一”,真正意义上对观察到的事实负责,真正意义上去发现和提炼实践中的规律,从而验证这些规律,再进一步指导实践。

毛泽东在1938年首次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并将“实事求是”纳入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是我们党在五次反“围剿”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沉淀。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不仅是对实践的真正理解,还要将其上升为党的思想路线呢?根本原因在于,当人们的思想认识在对当前实践、未来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上出现偏差和分歧时,需要一种核心信念来促使大家达成共识。这个信念就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呢?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做出明确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还是我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我简单梳理了相关文献,发现我们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在关键的历史时期都提出了有关“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1978年12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由此拉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并让这一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坚持实事求是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意义,系统论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和外延。实事求是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方面面。

那么,中国人民大学为什么会继承“实事求是”的思想,并以其作为校训呢?校训是学校的根基,也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193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当年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组织生产活动,还要接受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加抗战。后来学校几经辗转,先后更名为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实事求是”虽并非从学校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作为校训,但从陕北公学到如今的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始终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学子。从陕北公学时期提倡的“忠诚、团结、紧张、活泼”,到华北大学时期的“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奠定了人民大学的红色底色。因此,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汉白玉巨石,矗立在了学校东门的正中央。

结合这些关于“实事求是”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呢?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核心根本,是找到学科特定的研究问题。所有的学科都起源于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挖掘这些问题是建立学科的基石,同时也是建设深厚的、牢不可破的人大学派的关键。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专门提到:“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工作并不是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发现正确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做好的管理者、好的学者,还是好的学生,都需要具备提问的能力。

我们如何在丰富的管理实践中提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质,并且符合世界一流的学术范式的问题,从而在世界管理知识版图中做出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知识贡献呢?我们是要做管理的中国理论,还是要做中国式管理理论呢?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很多优质企业相继涌现,在跨国公司领域,尤其是以新兴经济体企业为代表的、在世界舞台上起到引擎作用的头部企业,为我们广大的管理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和实验的场景。由此,我们产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质、能够解释中国现象的研究成果。

那么,如果要从好的研究问题中挖掘出特别核心、关键的概念,那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从这些客观描述中进一步提炼出构念,这实际上是学术性的描述。这些构念对应着背后的文献脉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共同的文献基础。通过探索这些构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将它们落实到我们的研究方案中。

过去,我们的许多研究工作往往是重复性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出真正的贡献呢?现在,我们拥有了明确的方法论和努力路径。在此基础之上,需要探讨如何构建一个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地进行论述,并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在构建理论、提炼理论、迭代理论和拓展理论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路线,我们特别强调“两个结合”的重要性,这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为我们探索和构建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特别强调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这种理解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独特的和具有引领性的。

回顾我们人大商学院的发展历程,我深有体会和启发,目前我们进入了构建人大管理学派的重要机遇期。当然,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每个学院、每个学者、每个学生都能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要形成一个强大的、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管理学派,还需要深刻挖掘并筛选出成长路径的独特性和排他性。

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个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梳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两大脉络,一脉是以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为代表的近代高等教育,一脉是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红色高等教育。这两大脉络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都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为代表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探索。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大学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工商管理这个学科,尤其是以商学院为基础的工商管理学科,其发展路径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头是大工程、大系统,即管理科学与工程路径,这主要是理工科院校的领域,比如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另一个源头则是人文社会科学,这正是人民大学的强项。人大商学院,正是这个学科的发源地之一。

几代学者已经铺就了一条道路。像华为基本法、宝钢模式、海尔模式……这些是中国的其他兄弟学院难以找到的典型案例。华为,一个中小型民营企业,通过20年左右的努力,最终在世界跨国公司之林中站稳了脚跟。这样的企业,我们称之为中国的脊梁。

在数字时代,许多理论都有机会焕发新的活力,如何挖掘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学院正在探索一种方法论和思想体系,就是旨在通过构建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识体系,进而构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派。

这样一个方法论和思想体系,关键在于实现“两个结合”:一方面扎根于中国的广阔实践,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符合世界一流的学术标准,以形成中西文明互鉴的崭新格局。核心在于,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必须能够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认可。就像过去家中请客时,老一辈人会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一样,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将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放眼过去,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国际舞台上真正产生深邃影响力的,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已经影响了无数代人,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宝贵财富。

管理学实际上是关于人的学科,是研究人的规律的学科。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理解人性。只有深刻理解了人性,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能够被世界所欣赏和认可的成果。关于人和人性的理解,我们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与当下的见解并无二致。我们如何从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挖掘出学科的深层密码呢?最核心的是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关于人的认知。这不仅对我们现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对未来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如何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贡献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展现国际视野的学术成果,并呈现出一个学科间相互借鉴、交流、百家争鸣的学术格局呢?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承担起这个使命和责任——把握好你们在大学里宝贵的独立思考时间,去沉淀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路。

学校多次强调,学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力量。我们有着广大的学生群体,如果能将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我们一定能够承载起建构中国自主的工商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使命。

希望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