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8)圆满落幕

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20

2018年11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联合主办、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8)在海口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双创时代的企业管理理论构建”为主题,涵盖四场主题报告、两场工作坊、十四场分论坛、七场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海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毅伟商学院、首尔市立大学等海内外120余所院校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年度盛会。

案例论坛会议现场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管理世界》总编辑李志军、《管理世界》副总编辑尚增健、海南大学副校长傅国华、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世杰、南开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张玉利、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康涛、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前沿》执行主编汪叔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副主任徐京悦。

11月10日上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世杰教授宣布论坛开幕。傅国华教授、李志军教授、伊志宏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李世杰

傅国华

李志军

伊志宏

本届论坛邀请到多位国内外顶尖质性研究学者,他们为在场听众带来了精彩报告。本届大会主讲嘉宾,来自加拿大毅伟商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信息系统领域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ISR)的现任副主编苏宁教授,首先带来了题为“Naviga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Philosophical Paradigms to the China Context”(探索质性研究:从理论基础到中国国情)的主题报告及题为“Craf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Ideation to Publication”(打磨质性研究:从构思到发表)的工作坊报告。在主题报告中,苏宁教授梳理了案例和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讲解了实证主义流派的案例与质性研究,探讨了案例和质性研究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工作坊报告中,他继续探讨了案例和质性研究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并以自己的两篇研究发表为例,详细阐述了案例研究从选题到投于顶级期刊的全过程。最后,他与在场听众互动,征集听众感兴趣的研究现象和理论,并当场进行了解读。

苏宁

此外,论坛秉承“洞见企业、构建理论”的使命,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对话搭建平台,为学者提供更多的学术视角,本届论坛还邀请到方正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谢克海先生为大家带来题为“5M领导力模型”的主题报告。他从管理实践出发,通过对大量领导者的观察,结合领导力发展以来的经典理论,提出了5M领导力模型。该模型把领导力拆分为管理自己(Manage Yourself, MY)、管理上级(Manage your Boss, MB)、管理下属(Manage your Members, MM)、管理同事(Manage your Colleagues,MC)和管理外部伙伴(Manage your Partners,MP)五个维度。5M存在组织边界,谢克海主张应跨越边界,管理好自己、上级、下级和同事,同时兼具管理外部伙伴的跨组织领导力,构成组织“制胜联盟”。报告引经据典、诙谐幽默,理论与逻辑贯穿实践始终,对于学术研究、企业实践都有参考意义。

谢克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纪珍教授带来题为“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研究”的主题报告。她基于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运用学术研究方式,报告了两方面的结合:第一,强调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有效结合,通过质性研究优势找到新的创新点,进而得到新见解、新启发,运用这种结合方式做出理论贡献;第二,中国情境与规范方法和国际化的结合,既要了解中国自身的情境,同时也要了解国际学者对中国情境表现出的兴趣,善于运用国际间的合作。

李纪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许玮元教授以“common weakness in research papers”为主题,向在场听众阐述了研究中常见的四类错误,即引言没有吸引力(confusing or unappealing introduction)、研究动机不充分(research motivation is not clear or missing)、只强调中国情景(simply mention“China is an unique context)、研究范式前后不匹配(mismatch between different tradi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同时,他结合自身审稿经验,对上述四类错误进行了详细解读,为中国案例及质性研究学者提升其现有研究质量提供了具体的方向。

许玮元

11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纪珍教授带来了精彩的专题工作坊。李纪珍教授主持工作坊,北京师范大学周江华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章凯教授分别进行了分享。周江华副教授以“中国情境下的案例研究”为题,结合中国战略管理研究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详细说明了有关中国独特制度、文化、网络发展、网络化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创新的创业等方面的文献研究进程。章凯教授详细讲述了理论页献的心智路径、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信念反思、管理理论创新育种艰难的深层原因以及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论建构的策略思考。

专题工作坊

本届论坛共安排了十四场分论坛与七场圆桌讨论,涵盖战略管理、创新与创业、组织与人力、财务会计、产业经济、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为来自海内外125所院校与企业的代表、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思维碰撞、相互学习的平台。每个分论坛和圆桌会议都有不同主题,各个领域的专家针对自己相应的论文与研究进行学术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和与会者在问答环节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

为提高学习交流的效果,本届论坛在分论坛同时安排专家点评环节,由案例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各个分论坛的文章进行点评,并分享案例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方法。各分会场现场气氛热烈,学者们参与积极,学术氛围浓厚。

分论坛

圆桌讨论

本届论坛仍沿袭往届传统,在正式论坛开始前一天下午开设研究型论文点评工作坊,邀请多位案例与质性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部分投稿论文进行深入点评。点评工作坊分为3个并行分会场,共计分享文章报告20篇,由9位专家学者对文章进行深层点评,提出针对性建议。各分会场分别由学者针对各自的论文作报告,展示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现场3位专家依次对每位学者的文章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点评工作坊

此外,10日下午还举行了“与往届最佳论文作者对话”活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李彬、浙江大学刘洋、同济大学罗瑾琏、上海海事大学张默四位往届“最佳论文”获奖者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理论如何与案例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为各位学者写作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与往届最佳论文作者对话”环节

本届论坛共收到参会稿件229篇,最终收入论文集总数110篇,录取率达48%(其中收入分论坛案例42篇,收入圆桌案例68篇)。在此基础上,经程序委员会和匿名外审两轮评审以及三轮排序评审,共评选出“最佳论文”7篇。除此之外,还评选出“最佳审稿人”2名。11日上午,人大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康涛教授向大会通报了本届论坛论文的评审流程、“最佳论文”和“最佳审稿人”评选结果。

来自浙江大学吴晓波、付亚男、吴东、雷李楠的《后发企业如何从追赶到超越?——基于机会窗口视角的双案例纵向对比分析》等7篇论文被评为本届论坛的“最佳论文”;来自浙江大学的莫申江和来自浙江财经大学的应瑛被评为本届论坛的“最佳审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管理世界》副总编辑尚增健教授、毅伟商学院苏宁教授分别为最佳论文作者和最佳审稿人颁发了奖杯。

最佳论文作者与颁奖嘉宾合影

最佳审稿人与颁奖嘉宾合影

11日上午,举行了下届承办方介绍环节。第十三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9)将由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金杨华教授作为浙江工商大学代表介绍了下届论坛承办情况,并表达了对下一届论坛的期待。

11日下午,由韩国管理学会(Korean Academic Socie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KASBA“)支持的中韩管理案例分论坛顺利举行。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康涛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致辞并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分论坛首先由来自成均馆大学的YongIune Kim教授报告。他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约,在对KASBA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介绍了韩国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上的政府政策。随后,首尔市立大学Sungho Lee教授带来题为“With a Right Mind and a Good Hand:the Case of Mission-Driven Strategy of 'BARUNSESANG(right world)'Orthopedics Hospital”的报告;梨花女子大学Sang-Joon Kim教授和中央大学Jae-hong Park教授分享了以H-JUMP平台为例的可持续发展下的集体协作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Min-sun Yeu教授和鲍鑫博士带来了题为“SK能源公司(SK ENERGY)的满意度研究”的报告。最后各位学者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而深刻的讨论。

中韩管理案例分论坛嘉宾合影

11月11日下午,本届论坛圆满完成各项既定日程目标,顺利闭幕。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自始至终弥漫在论坛各会场。与会代表相互碰撞学术思想,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参会代表表达了对下一届论坛的期待,并向论坛主办方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与祝福。

本届论坛第四次跨出北京,来到椰城海口,由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继续在各地区扩大案例和质性研究的影响。截至2018年9月15日,论坛共收到来稿229篇,较2017年增幅达23.1%,且全部都是研究型案例,较2007年的62篇研究型案例增幅达260%。这标志着案例和质性研究作为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范式在国内获得了更广泛的接受。通过初评的稿件分别送215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每篇论文邀请至少四位评审专家,至少回收两篇有效评审意见。最终收录论文集110篇,录取率为48.0%。其中分论坛报告42篇,录取率为18.3%。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