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科系学术论坛第十二讲:Research on IT in China: A call for greater contextualization

来源:管理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2015-03-31

2015年3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学术论坛第十二讲在明德商学楼702教室举行。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李亮老师担任主讲人,并就其2014年发表于信息系统(IS)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研究“Research on IT in China: A call for greater contextualization”进行了报告。

主讲人李亮

近年来,国际IS学术界关于中国IT管理实践的研究越来越多(如,IS领域顶级期刊ISJ和JIT分别于2008年第4期和2014年第3期推出了关于中国IT研究的专刊)。在中国的IT研究中,进行情境化越来越重要,对中国管理情境的考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的IT实践,也有作出更大理论贡献的潜在可能。虽然以往有关于中国文化对IT实践的影响的讨论,但学术界尚无关于对中国IT研究进行情境化的文献综述。为此,李亮老师对2000-2013年间IS领域顶级期刊的文献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引起学术界对“中国IT研究”、尤其是“情境化的中国IT研究”的关注。

李亮老师通过严谨的研究步骤,研究确定了115篇论文样本,最终归纳为22个研究主题和5大领域,包括: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的个体行为(human behaviors in IS adoption and use),信息系统管理(IS management),电子商务(e-Business),社交媒体、数字化协作和群支持(social media, digital collaborations and group support),信息系统行业和社会问题(industry and social issues in IS)。分析发现,2000-2013年,关于中国的IT研究迅速升温,但是某些主体仍然落后于国际主流IS学界如(如IT采纳和使用),某些主题仍然研究不足(如电子商务)。

通过对样本文献的情境因素(国家和社会情境、组织情境、个体与人际交往情境)及情境化方法(丰富描述、直接观察及情境影响分析、比较研究)的分析,李亮老师的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样本论文(63篇)存在情境化不足(under-contextualized)的情况,这些研究的目标只是将西方理论进行拓展或一般化,并没有考虑中国的管理情境。

最后,李亮老师提出了未来情境化的中国IT研究的框架。一是可以应用现有理论理解中国的IT实践,即通过“情境的理论化”(theorizing about context)来构建情境效应理论(context-effects theories);二是可以运用归纳式、扎根式的理论构建方法,基于中国IT实践开发新的理论。

报告结束后,在场的管科系师生就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杜文宇老师谈到,在中国情境的研究中,政治体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港澳台地区的政治体制就与大陆相差较大,是否考虑将政治体制纳入情境因素研究中?王珊老师提到目前该研究中所涉及的期刊有地区导向,她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入亚洲地区导向的期刊,并与顶级期刊中的结果比较一下,研究两者的差距。有同学认为,只在国际上的几个顶级期刊进行检索,可能会遗漏掉其他领域下对于中国IT的研究,使研究缺乏一定的普适性。最后,杜文宇老师建议到,研究工作下一步可以将情境提炼为一个符合中国情境的理念,比如印度情境的IS节俭式创新(frugal innovation)理念。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