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概念再研究——对若干会计基本概念的反思

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11-12

一、论点摘编

近年来,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教材和论著中频频出现“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的提法,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也有学者将其称作会计循环。但极少有文献提及这种说法的来源和理论依据。这些莫衷一是的说法给会计教学和学术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的考证表明,这种提法缺乏合理逻辑,乃是我国学术界对域外的新颖提法进行过度解读的结果。

1.确认和计量并不是并列的基本程序

会计计量就是为了进行会计确认而确定会计要素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是服务于、从属于会计确认的,它并不是独立的会计程序。会计要素的计量是在会计确认的过程中完成的,没有人能完成不包含会计计量的会计确认。确认和计量须臾不可分割,会计规则在提及会计确认时需要同时提及会计计量。

2.没有必要引入“再确认”这一概念

一些学者把会计确认拆分为初次确认和再确认,所表达的其实就是“登记入账”和“列入报表”的意思。但从会计实践来看,没有必要引入“再确认”这一概念。从技术层面来看,会计工作的内容是对企业的财产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统计,会计流程本身是一个信息集成的过程。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完成,企业经济信息从登记入账到列入报表的会计处理程序就已经全部定格。因此,没有必要格外强调“再确认”的概念,恰如没有引入一个概念来概括“如何登记账簿”一样。另外,从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创设“再确认”这一概念弊端甚多,而益处甚微。一方面,从中外交流角度来看,这一概念可能会造成障碍。迄今为止,笔者尚未见到英文会计论著中使用带有“再确认”含义的专有名词。“再确认”一词并非来自英语世界,而是我国学者基于“确认”概念的再创造。通读CON 5的原文可知,该公告所阐述的会计确认概念并没有那么复杂,我国一些文献存在过度解读的现象。实际上,即使是在美国,会计理论著作和教材也普遍未把上述会计确认的派生概念列为核心知识点。另一方面,若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再确认”概念的引入则更成问题。我国原本已经有“记账、算账、报账”、“入账处理”(或“登记入账”)、“列入报表”这样通俗易懂的经验总结,并无引入令人费解的新名词之必要。初始确认、再确认的概念是对“登记入账”、“列入报表”等通俗说法的过度包装。

3.没有必要引入“初始确认——后续确认——终止确认”的提法

域外某些研究团体的这种提法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将某些信息纳入会计处理程序——对账载信息作后续调整——从会计处理程序中注销前述的信息”。但就其实质而言,财务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计量企业资源和义务的变化,而企业资源和义务的变化等信息的入账、调整和注销,都要按照记账、算账、报账的流程进行处理。因此,它们所涉及的会计处理程序完全相同(见图3),没有必要再作“初始确认——后续确认——终止确认”的区分。再者,那种区分仅仅对资产和负债有意义,对其他会计要素则不适用。

4.会计程序和会计循环的定义应予统一界定

人们通常所称的“程序”,是指“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循环”,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均据《现代汉语词典》)。鉴于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并非并列、先后、递进或环环相扣的关系,因此,不宜将二者并称为会计程序,也不宜简单地用它来指代会计循环。那么,究竟何谓会计程序、会计循环?这要从实践中寻找答案。实践中,会计程序是指“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会计循环就是周而复始的会计程序。1962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指出,“会计是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之一,它能科学地记载、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决策机关提供数字资料。任何单位都必须要有会计,不能不记账、不算账、不报账”。记账、算账和报账,可以说是对“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这一会计程序的精炼概括。

总之,确认其实就是“登记入账”之意。会计计量则是会计确认的应有之义,它并不是与会计确认并列的会计程序。业界所称的记录(recording)本意就是记账,它也不应与入账(确认)并列。简单地说,会计程序是指“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记账、算账、报账”是对会计程序的精炼概括。会计循环就是周而复始的会计程序。作为对比,“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并列的提法不够合理,因此,不宜传播那种似是而非的理论。

二、研究背景和思路

为了将学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立法实践、服务于会计教育、服务于行业发展,我们自1999年起确定了立法导向、教学导向和实务导向的研究思路,在2011年夏季初步建设形成了一套“会计学原论”系列论著(包括论文、著作、教材,约200多万字)。此外,出于研究和教学的需要,我们还牵头翻译了一批译著。

《会计确认概念再研究》(以下简称《再研究》)是其中的一篇基础理论文章。

创作《再研究》一文,主要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以研究型教学带动研究性学习,注重讲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特别强调讲清楚“何人、何时、为何提出某种会计理论和规则”。这也是中国人民大学长期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结果。用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先生的话说,就是要讲清楚“古今”、“中外”、“正面反面”。这样,我们就对会计确认概念的由来非常好奇,我们都想看清楚会计确认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你要想在课堂上跟青年才俊们说清楚如何在“会计确认”做完之后再去做“会计计量”、“会计记录”,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满足青年才俊们的好奇心,为人师者恐怕需要有比他们强烈十余倍的好奇心。

选一个令自己着迷的题目,这真是一种让人奇痒难耐的感受。其结果是,你忍不住就想“挠挠”它,而且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我们首先考察现行法律法规的演化,发现《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专业法规并未采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的提法。然后就是颇费精力的文献调查。在2011年6月,文献考证基本完成,但还缺少对几份重要文献的原著的考证。为此,笔者借助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之机找到布满尘埃的典籍,进行了还算细致的考证。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藏书馆查找这些典籍的时候,笔者对“好奇害死猫”有了更深的体会。总体上来看,对于《再研究》的创作来说,体力劳动可能比脑力劳动还要多,我们无非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本能地运用了辩证的分析方法。

《再研究》一文拖拖拉拉酝酿了大概三年左右,从谋篇布局到形成初稿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你就是想让我们快一点,也实在快不了。君不见,但凡有点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是积累出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就像是侦探在破案,你很难直接就去还原案发现场,更何况你是同时接手了多个案件的侦探。

四、发表过程和研究体会

反思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文章历来就存在发表比较困难的问题,会计学术研究也不例外。令人颇感欣慰的是,《再研究》这种反思性的论文能够在《会计研究》这样的领先期刊发表,这说明我国会计学术界是富有包容性和创新精神的。我们感到,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与中国会计学会和财政部会计司的开明态度和适时引导是分不开的。《会计研究》编辑部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议,在论文编辑加工过程中更是字斟句酌,打造精品的意识令人感动。感谢各位编辑部的同志们和同行匿名审稿人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们觉得,在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会计学术研究有望加快从“照着讲”向“接着讲”转变,回归著书立说的基本价值尺度,即传承那些该传承的经验,创新那些该创新的知识。不管怎样,所传承和创新的,必须是真知灼见的东西。这样,我们教育工作者既可以协助立法机关完善会计相关立法,又可以协助会计实务工作者提高会计管理效率,会计教育会因此而更有意义。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以理论研究促进立法实践和会计实践的新平台、新举措,努力搭建理论界、实务界和监管层紧密配合的交流平台。我们的学术研究也会致力于推动理论界更多参与立法进程,用一流的研究为会计实务提供支持。

 

(本文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戴德明 周华)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