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济本质解析

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6-22

与现有研究更多地从国际关系视角出发考察“一带一路”战略有所不同,从当前宏观层面分析来看,经济本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正是由于“一带一路”有其内在的红利,今年五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才会吸引多方参会。

 

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战略的英文表述从“One Belt and One Road”更改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表明“一带一路”战略在未来不仅仅只涉及沿线国家,而是包括了所有参与国。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有着三重属性:一是和平发展倡议,二是对外开放战略,三是国际合作项目。它不只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一个全新商业模式,或者说是一种互利共赢模式下的交易。

 

“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

从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中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存在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国内中高端制造业达到一定水平,并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因而需要寻求稳健的投资项目和机会;而以中西亚为代表的亚洲其他国家市场广阔,其中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8000亿美元,而这些国家的资金缺口却高达约5200亿美元,资金缺口极大。此外,基础设施投资还有正向外溢作用,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得以推出。

 

微观:合作双赢;宏观:助推世界经济再平衡

中国向合作国家提供低息贷款,合作国家以此购买中国的基础设施产品和劳务,在此过程中,中国能够实现国内产能的合理应用和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合作国家通过项目收益和扩大税基来偿还贷款,并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从而构成了一个合作双赢的回路。同时,该模型还可延展至欧洲、非洲、北美、澳洲等地区。例如,欧洲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将技术优势和中国的建设能力与资金相结合,与发展中国家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边共赢。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本质创造了各方合作的动力,在微观层面实现合作双赢,而宏观层面则能够助推世界经济再平衡。

 

“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战略,其中还需要协调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问题,也面临一些项目风险,但它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条道路。

 

 

陈甬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