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11-21
周华、戴德明、刘俊海、叶建明,2017:“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卷首文章),第4—25页。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1期转载1万字(原文约2.6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7年第7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3期转载约1.1万字。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会计准则成为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
该文提出,国际会计准则是公共会计师行业为在证券市场上市的公众公司,量身定做的信息披露规则。就其性质而论,国际会计准则和公认会计原则本身并非会计规则,而是适应资本市场交易的高流动性,且缺乏合理依据的金融分析规则,。国际会计准则并非国际公约。迄今为止,以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本国会计法规立法蓝本的情形,在世界各国并不多见。从本质看,国际会计准则是证券市场从业机构联合设计的,一整套并非遵循法律原则,而是建立在资本市场独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础上的证券分析规则,它反映了证券行业试图统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迫切意愿,最终体现的是证券行业的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并没有原创性的理论指南,它在具体规则和理论框架上一直效仿美国证券市场的公认会计原则(以下简称“公认会计原则”)。它在理论框架和具体规则上都存在偏差和弊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实际上牢牢掌握在英美会计公司组成的小团体手中,寡头垄断局面持续至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甚至在发达国家,工商行业协会几乎从不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准则制定。在此影响下,会计规则越来越弹性化:资产减值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权益法、资本化、套期会计等诸多会计规则,纷纷允许记账主体在缺乏法律事实的情况下记账,甚至出现了按“管理层意图”(management intention)记账、公允价值选择权(fair value option)等规则。会计规则的弹性化,在事实上瓦解了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监管,使得资本市场上的集体性欺诈合规化。这些缺乏逻辑自洽的会计规则,给社会公众了解会计运行机制,以及政府对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的监管和治理造成了较大障碍。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社会才恍然发现财务会计规则多年变革带来的严重后果。
国际准则下的财务报表混合列报会计数据和金融分析数据,导致财务报表的公益作用大为减弱。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理论学说,为我们分析公允价值概念的实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马克思指出,股票、债券等在二级市场买卖的证券“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与实体经济中价值运动的规律不同,“这种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公允价值会计主要是为投机活动服务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本质上是虚拟资本的理论(估计)价格。在证券出售之前,把公允价值波动计入利润表的做法具有潜在的严重误导性。
谨慎性原则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践效果来看,都是一个失当的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以及资产减值会计兴衰的尴尬困境,反映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与不为其服务的金融资本虚拟化之间日益加深的尖锐矛盾。
会计规则的顺周期效应在次贷危机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储贷危机期间所未见到的。会计变革引致顺周期效应问题长期不被西方主流经济学重视,是因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为,经济周期已经被“大平稳”、“新经济”等“烫平”。其实在马克思看来,货币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尽管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二者往往相辅相成、密切联系。
国际会计准则的混合计量模式,导致大量的会计处理缺乏法律证据而依赖于金融预期,使得财务报表中真实数据与预期数据混杂,从而大大损害了财务报表的有用性。鉴于历史成本信息和公允价值信息分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导向,因此,如何在妥善处理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改进财务报表体系,是改进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问题。该文提出“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披露”的改进财务报表总体思路。本建议方案的核心是,坚持“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原则,以“公允价值披露”取代国际会计准则所推崇的“公允价值会计”,兼顾公益性与私利性的信息诉求。“公允价值披露”既不会干扰企业的会计管理,也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统计、资本充足率监管等指标体系,还可以兼容社会各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诉求。
在当前国际趋同路径已经取得借鉴成效的基础上,该文所建议的会计制度改革策略,正是为了进一步把会计改革推向深入。
周华、戴德明、刘俊海、叶建明
【可从公益(免费)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www.nssd.org)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