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异常持仓、公司价值与未来股票收益

发布时间:2023-09-13

自中国1998年推出两只公募基金以来,历经20多年,公募基金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共有10576只公募基金,净值总额为26万亿元左右。根据不同的基金投资理念,公募基金可以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其中,主动型基金以寻求超越市场业绩为目标。然而,在公募基金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公募基金的主动管理是否具有价值并未在学术界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张然和博士生李润泽在《南开管理评论》上发表的“主动型基金异常持仓、公司价值与未来股票收益”一文,研究主动型公募基金持仓数据的投资价值,并以此构造能够获取超额收益的量化投资策略。

当市场不是完全有效时,投资者可以通过私有信息来获得超额报酬。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基金经理在资金规模、专业知识、信息获取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从理论上讲,基金经理应该能获得超越市场的业绩。但是,基金经理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且注意力有限,其也会利用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而这会损害其选股能力。因此,本文通过模型将基金经理对个股的投资分解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市值、净资产收益率、动量)决定的正常持仓;另一部分是这些变量无法解释的异常持仓,即体现了基金经理对个股的私有信息。

论文发现,异常持仓可以预测公司未来股票收益:根据异常持仓构造的等权(市值加权)投资组合能获得年化8.60%(11.22%)的超额收益。异常持仓对套利成本高和投资者注意力有限公司的股票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另外,异常持仓还可以预测公司未来基本面。

综上,该论文的研究证明了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是有信息含量的,丰富了基金经理主动管理价值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且,文章还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模型来从基金持股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Alpha因子——公募主动型基金异常持仓。研究成果为投资者利用公募基金持仓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基本面量化投资方面的研究。


已发表文章:

张然,李润泽.主动型基金异常持仓、公司价值与未来股票收益[J].南开管理评论.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