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商标品牌研究 编辑: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2-27
由中华商标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商标品牌研究院于12月25日在人民大学商学院举办媒体见面会,发布了《2019中国沪深上市公司商标品牌价值排行榜》(简称“2019中商榜”),该榜单自2016年以来已第三次发布。
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在见面会中的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来宾以及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共同见证《2019中国沪深上市公司商标品牌价值排行榜》发布。临近腊月,正是总结过去与展望未来的时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等待,我们的辛勤劳动终于得到了回报,今天,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商标品牌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对“2019中商榜”做一下说明。请允许我代表商标品牌研究院,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研究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以及辛勤付出的研究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非常感谢各数据提供合作方,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能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分享今年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传播出去,增强社会公众对商标品牌的认识。
近年来,商标品牌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更多中国品牌伴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享誉世界。2019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修改决定,加强了对商标权的保护,提高了侵权赔偿标准,标志着企业的商标品牌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本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行企业商标品牌价值评价对推进我国商标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编制和发布相关品牌价值排行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品牌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探索建立我国自主的品牌评价体系。拥有自主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有利于保障国家在品牌价值评价领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体现国家竞争力。第三,有助于增强优秀中国品牌供给。中国品牌若想走向世界、享誉世界,需要通过评价发现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力,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研究院自组建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和活动。《2019中国沪深上市公司商标品牌价值排行榜》(以下简称“2019中商榜”)的公开发布,离不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各参与方的辛勤付出与智慧贡献,在这里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2019年是研究院开展商标品牌价值排行榜发布工作的第三年,研究团队在对商标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及方法进行优化改进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行业100家公司构成“中商榜”,覆盖了中国最有价值的企业群,并对上榜企业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揭示了品牌价值核心构成要素、发展状况与成长规律的相关性,得出了诸多重要结论,以期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商标品牌的认知。总的来说,榜单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采用综合评估模型,符合中国国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商标品牌收益与商标品牌强度两大要素,以量化标准衡量商标品牌价值的评估模型。第二,多渠道挖掘有效数据,采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调查数据和官方数据,增加客观性、权威性与可信度。第三,凝聚多方智库力量,在评估方法、模型构建、数据测算、结果论证与报告编撰全过程中,引入了市场营销、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管理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统筹规划,也发挥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综合的多方位的沉淀优势。第四,我们的研究方法系统,结合了文献检索、大数据搜索以及实际市场调查,学术专家研讨、行业专家研讨、行业协会与行业管理机构研讨等多样性和科学性的评估方法。第五,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非商业性的评价原则,不谋求任何商业利益,不搞有偿评价和利益输送,以保障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评价成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与其他众多国内及国际的知名榜单相比,我们的榜单有自身鲜明特性。首先,我们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企业有回馈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公众认为,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应该积极反哺社会,这种反哺的力度体现了品牌的社会责任水平,从而影响该品牌的公众形象。第二,在企业品牌建设投入方面,我们注重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建设成果,包括有效专利、注册商标的数量等,鼓励企业以创新为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第三,我们的榜单分析中还有专门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的阐述,榜单中每个入选企业的知识产权构成情况都经过查询和分析。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品牌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眼“2019年中商榜”,主要有以下五大看点。
第一、百强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三年,“中商榜”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沪深上市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比重在45%-50%左右,反映出百强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百强企业利润率高于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率水平,2016-2018年,百强企业净利润占沪深上市公司总体净利润的比重均超过了60%,商标品牌就是价值。这表明中商榜百强企业的发展水平在上市公司中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中商榜”百强企业发展情况,对研究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意义。
第二、“2019中商榜“‘百强’囊括了13个行业,商标品牌总价值超过4.5万亿元,商标品牌价值在上市公司总价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三、横向对比各行业品牌累计价值发现,金融业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总规模最大;制造业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总规模接近金融业且上榜企业数量最多,达33家。制造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建筑业等关乎基础能源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品牌价值总规模持续稳定在总榜的第二、三、四、五位。采矿业、金融业与建筑业上榜企业的平均商标品牌价值额分列前三,其中采矿业商标品牌价值平均接近880亿元。随着我国智慧物流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榜企业品牌价值总规模增长迅速,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48%。住宿与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相关度较高的行业,其品牌价值占企业市值的比重明显较高。
第四、商标品牌价值超千亿元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前年为5个,去年为8个,今年为10个。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
第五、在地域分布方面,“2019中商榜”中‘百强’企业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北京、广东和上海的上榜企业在数量、商标品牌价值总额方面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三,体现了一线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地位。上榜企业具有地域集聚效应——北京在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发展领先,广东在电器、汽车、医药等制造业领域有优异表现,格力电器、广汽集团等优势企业均属于该省,而浙江省在智能制造方面优势明显,以海康威视为例,其连续三年登上“中商榜”百强名单。在中、西部、边疆地区,上榜企业品牌具有地域性特色,如四川上榜企业品牌为五粮液、云南为云南白药、内蒙古为伊利股份、贵州为贵州茅台。
通过与去年和前年排名结果的比较,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和结论,下面将与大家分享探讨,三个最重要的结论。
第一、商标品牌价值增速较快:“2019中商榜”商标品牌价值总额相比去年、前年榜单分别增长了超过8000和13000亿元,商标品牌价值三年复合增长率高于榜单企业市值增长率。在总量上,商标品牌价值占“百强”企业市值总和的比例较前两年榜单增长超过3到5个百分点,商标品牌价值在企业市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第二、“2019中商榜”‘百强‘企业剔除7个新上榜企业后的93家企业,同比去年榜单同一批企业增长率超过22%。商标品牌价值同比增长的企业占84%,增幅超20%;51家企业商标品牌价值增速较快,增幅超20%,包括17家制造业企业、11家金融业企业,而去年仅有26家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明显增长,包括13家制造业企业、8家金融业企业。
第三、新上榜企业中制造业最多。7家新上榜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有5家;首次进入百强榜单的企业比去年减少了11家,说明近两年优势企业品牌价值趋于稳定。从分布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皆有新企业上榜,相对去年新上榜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今年新上榜的品牌企业分布更加均衡、合理。
展望未来,我们有以下几点设想:
第一、加强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加强品牌建设。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弘扬企业家精神,使更多中国品牌伴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第二、加强与各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充分整合学术资源,协调相关优势学科,建立一支覆盖面更加广泛、更高质量的研究队伍。实现学校、研究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建立高水平的中国商标品牌价值学术研究体系,推动中国商标品牌价值研究国际化,提高国际话语权。
第三、开展对企业的品牌价值咨询,向企业普及基本品牌理论,并基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品牌营销、品牌运营、品牌价值提升等提供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开发,将真实性、典型性及完整性有机结合,建立起案例库,为后续教学提供真实丰富的实践素材,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商业实践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今后,我将和我们的研究团队一起更加努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中国商标品牌的发展和研究贡献力量。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和支持,新年将至,预祝所有的来宾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就,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