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BA 项目中 发布时间:2014-04-02
春暖花开,绿意浓浓,2014年3月25日,人大商学院“后MBA启航•2014届MBA毕业季之教授论坛”第二场如期举行。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杨杜教授继续担任论坛主持人,企业管理系赵晶副教授、焦叔斌副教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了点评。
承接上次论坛“我是谁”的主题,本次论坛围绕“我要什么”展开。论坛以杨杜教授一番深刻的人生感悟开场。他提出,金钱、能力和知识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人的思考才真正彰显存在的意义,因此人要多思考。他还简要阐述了自己对“我要什么”这个话题的认识,以“职业价值链”为例,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人生在不同阶段都需要叩问自己的内心,思考“我要什么”。
杨杜教授
第一位分享的苏鹤同学表示,多思考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是很有意义的。他结合自己和室友的经历发现,只有在每一阶段都想方设法通过多学习、多实习来突破自己的路径依赖,思考自己要什么,才能取得进步。赵晶老师对其分享进行点评,谈到除了学习和经验之外,交朋友也可以打破路径依赖,鼓励大家多多拓展自己的人脉;而焦叔斌老师则提醒同学们除了在思考自己要什么的同时,还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学会抵制诱惑。
第二位赵泽文同学主要分享了自己多次换工作的经历,并表达了自己现阶段的迷茫和困惑,希望得到在场师生的建议与意见。一位2009级MBA校友回复到,赵文泽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建议他干脆去创业。杨杜老师表示,现在年轻人和以前不一样,机会很多,换工作很正常;赵晶老师则认为一个人永远不要在选路的聪明和工作的努力上偏废任何一方,既要思考选择,更要努力工作,建议同学们做好自己的SWOT分析,分析自己的特质,发挥自己最大优势;焦叔斌老师则鼓励同学们多做尝试。
随后,杨杜教授阶段性总结了“我要什么”这个话题的两个层面。“第一,价值观层面,即应不应该思考这个话题,有无必要;第二,方法论层面,即如何实现“我要什么”。
已有九年工作经验的马瑞石同学分享了自己每次更换工作后从新鲜到厌倦的心理历程。她表示,在学习了“高效人士的七种习惯”之后,找到了每天开心的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困惑。焦叔斌老师鼓励她继续努力,表示人生要自己来驱动,小到个人,大到单位,都需要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杨杜教授也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最终要靠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主导。
第四位分享的马婧娴同学则提出了身体、家庭和事业的权衡问题。赵晶老师听后强调,人要学会身体管理、心理管理和时间管理,“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各有重点,相应的人生规划也不同。”第五位分享的黄明轩同学视角独特,他表示,思考“我要什么”这个话题比较空洞,只要选择自己奋斗的大方向,坚持努力,最终还是可以获得成功。赵晶老师对他的看法表示了肯定,认为这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不与别人较劲,只求战胜自己,这样可能会幸福一些;而焦叔斌老师则表示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生存状态,大多人都糊里糊涂过去,如果能思考这些问题,能使自己和一般人不一样。最后一位分享的张莹同学则认为,人应该思考自己要什么,而想要做的事情就努力去做,不要给自己借口,同时多给自己一些正能量,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学生分享
互动环节结束后,杨杜教授对本场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对于“我是谁”和“我要什么”这两个问题,大家或许一辈子都很难找到答案,但思考“我要什么”就是要去思考如何找到自己几辈子都完不成的事,“人生就是在画雷达图,不同的人生有不一样的追求,而不同的人生阶段则是在画不一样的雷达图。”他告诉大家应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同时计划好每个阶段的任务。
最后,受杨杜教授邀请,赵晶老师和焦叔斌老师每人赠送给大家一句话。赵晶老师告诉大家,如果你以万年为单位思考问题,你就是神;以千年为单位思考问题,你就是圣人;以百年为单位思考问题,你就是伟人;以十年为单位思考问题,你就是优秀的人,希望大家多规划多思考,不求神、不求圣人,也不求伟人,但求优秀。焦叔斌老师则告诉大家Imagination和Ambition决定了人生能到达的人生高度,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多多思考。
赵晶副教授、焦叔斌副教授进行点评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