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MPAcc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举行

来源:MPAcc项目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08

2018年5月31日---6月3日,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承办的“全国MPAcc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举行。来自全国近50所院校的60余名一线教师汇聚一堂,共同体验沙盘模拟教学模式,深入探讨MPAcc教学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教授、沙盘模拟课程创始人杨杜,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化成出席研讨会。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支晓强主讲本次课程。

杨杜教授对各位远道而来的MPAcc教师们表示欢迎,冀望大家共同努力,让管理沙盘模拟课程(Business Events Simulation Test,BEST)这种创新型产品式课程在MPAcc教育中切实发挥积极作用,使其形成一种品牌,让师生都能从中受益。

杨杜

支晓强教授阐释了沙盘模拟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心得。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MPAcc教育注重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Knowing(知识)、Doing(行动)和Being(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能力,“不仅注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强化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

支晓强

沙盘模拟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其更注重学生的模拟参与和实战演练。研讨会期间,教师们模拟企业经营的“创业年”、“管理年”和“战略年”三个阶段,需在有限时间内确定企业文化、组织领导班子、熟悉经营规则、开展投资运营。这种情景代入的教学模式让各位活跃在教学岗位一线的教师也颇感新鲜。“没有详细的教案,只有一本薄薄的教材来说明规则,一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部分教师这样表示,“虽然规则很多,但在与助教不断确认的过程中,好像也体会到了平时上课时学生的感受。”

  

支晓强教授在教学演示过程中提醒教师们,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基于历史会计资料开展决策的做法有何利弊?沙盘模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涉及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等方方面面。”支晓强还指出,“要培养优秀高级会计管理人才,就不能让他们局限于用会计专业思维看待问题,而是要融合多学科体系,突破固有的思维惯性。”

同时,支晓强教授也多次提醒教师们,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有效沟通都至关重要。研讨会期间,他始终密切关注所有团队的进展,保持沟通交流,适时答疑解惑,并进行阶段性的分析总结。

从不适应经营节奏到逐渐熟悉商战规则,参会教师们的沙盘模拟体验渐入佳境。教师们表示,管理沙盘模拟课程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是种先进的、面向实践的MPAcc人才培养理念。紧张而充实的研讨会匆匆而过,但相信管理沙盘模拟课程的推广普及,以及对未来MPAcc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都才刚刚开始。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