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PAcc项目中心 发布时间:2017-06-22
2017年6月12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荣生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PAcc中心、高管教育(EE)中心、MBA中心、会计系、财务金融系邀请,在汇贤大厦C座307报告厅做客“MPAcc名家讲堂”。商学院教师代表王建英副教授、著名财税专家马靖昊老师、独立学者汪致正先生等,与商学院MPAcc学员、MBA学员、EE项目学员等百余名听众参加讲座,商学院MPAcc项目中心主任周华副教授主持讲座。
周华副教授首先感谢秦荣生教授在百忙之中应邀主讲本次讲座,并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科学发展历程,介绍了秦荣生教授的成就。秦荣生教授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审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阎金锷教授,于199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阎金锷先生的高足,秦荣生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精心耕耘审计理论,主持“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剖析”等26项课题,在《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460多篇,出版著作《受托经济责任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外审计》、《审计学》等36部,其中,《审计学》已经发行第9版。秦荣生教授兼任中国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全国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
随后,秦荣生教授开始了题为“‘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的专题演讲。秦荣生教授指出,“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将对推动会计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变革。
秦荣生教授
秦荣生教授强调,“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行业界线,也逐渐凸显用户需求的主导性,互联网创新、智能化、大数据都成为该时代下的热门衍生品。“在21世纪初,会计是本质,互联网是工具。在新时代下,二者的关系将转变为“互联网是本质,会计服务是核心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会计应该如何适应技术变革,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的信息诉求?”
秦荣生教授认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会计行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企业业务与财务可以进一步融合,从侧重财务的静态管理逐渐演变为侧重战略的动态管理。第二,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信息需求,会计行业有望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发展个性化的订制服务,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从而使管理决策更为有效。第三,会计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平台建设,以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技术手段提高财务共享服务的水平。总之,“互联网+”将会带动会计智能化,这有利于丰富会计的管理职能,有利于优化会计资源配置。显然,这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互动环节,唐德影视财务总监郑敏鹏先生等与秦荣生教授共同探讨了关于会计审计基础理论的问题,包括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坚持“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原则切实加强会计管理,同时也有多位同学提出有关电子证据的问题。秦荣生教授指出,在“互联网+”时代,证据的证明力、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对会计行业更为重要,会计仍然应当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在法律上的证明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加倍重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切实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著名财税专家马靖昊先生应邀对讲座进行总结评论。马靖昊先生风趣地说,秦荣生教授的精彩讲座帮助大家捋清了“互联网+会计”以及数字化思维对于会计人员的启示意义,数字化生存已经是各行各业面临的常态。秦荣生教授提出的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主张,将是会计行业提升行业价值的着力点。“功夫在诗外”,会计管理者一定要精通业务,这样才能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会计管理技术,把企业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马靖昊先生
(文字:王倩倩、迪丽达尔;摄影:张璐)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