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PAcc项目中心 发布时间:2015-04-21
2015年4月11日,由商学院MPAcc项目中心主办的“会计领军论坛”邀请到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和风险部副部长兼内控风险处处长陈震晗校友,为MPAcc学生做了主题为“内部审计的前世今生”的讲座。
陈震晗先生
陈震晗先生的讲演从审计定义入手,他非常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对审计的定义,即“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同时,他还阐述了自己在实务工作中对审计的理解和体悟。他认为,“审”是审查、检查、监督、确认的行为,“计”是记录、计算、记账、计量的结果。
陈震晗先生借用《红楼梦》一书中的情节,通过生动形象地描述和对比,区分了国家审计、中介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差异,并通过对情节的分析,重点说明三类审计中独立性和专业性的程度。在谈及内部审计与中介审计的区别时,陈震晗先生认为两者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内部审计侧重于检查、梳理、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中介审计侧重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他还谈及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并指出企业应在流程层面风险应对方面,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融合起来。
陈震晗先生还介绍了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国际内部审计的准则框架及内部审计的发展轨迹。他强调,现阶段,内部审计处于价值保护到价值创造的中间阶段。随着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内部审计被赋予了企业经济卫士和保健良医的职责,行使确认和咨询的职能。新形势下,关注企业运营管理和未来风险评估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再限于费用控制,而希望内部审计能有利于资产盘活。适应新形势,内部审计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再单方面追求独立性,而是要求高独立性和高参与度并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从能力、公司治理、角色、风险关注、方法、报告、风格、视角、计算九个角度提升价值。
陈震晗先生在概述了中国南车1897年至2015年的发展历史后,着重介绍了中国南车采用的分散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形式和中国南车的内部审计工作。他认为,内部审计应首先考虑四件事:内部审计为谁服务,如何定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需要的工作条件和人员品质,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陈震晗先生以审计流程为脉络,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中国南车在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方法等方面的技巧。
最后,陈震晗先生和同学们就内控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学们在这两个半小时的讲演中不仅加深了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提升了对内部控制的兴趣,而且收获了宝贵的从实务视角看待内部审计的机会。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