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中国现已形成工业门类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但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基础软件等产业配套领域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亟需一批企业专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支撑产业链韧性与稳定性。而这些产业配套领域多具备分类细、共性内容少、单项产品总产值低、技术攻克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仅靠大型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覆盖所有细分环节达成产业链的全面联通,更需要中小企业提供零部件、元器件等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发挥补链固链强链作用,实现有序协同。
实践中,已涌现出一批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方向做专做深,结合产业需求进行长期的研发投入与工艺积淀,不断取得配套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突破,逐步成长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其提供的零部件、元器件等配套产品和服务涉及面广、分类详细且性能和精度较高,能有效填补产业链技术空白,满足产业链配套需求。
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产业链补链强链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赵晶与其合作者撰写了题为《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的论文,并在期刊《中国工业经济》上发表。
该论文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码大方深耕工业软件的实践案例为线索,深度剖析了中小企业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实现“专精特新”路径的三个阶段:专业化深入实现卡位补链、精细化集成实现耦合固链、生态化协作实现联动强链。具体地,数码大方首先通过专业化深入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中取得突破,依靠资源要素协同和通用型配套填补产业链短板;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化集成进一步将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做精做细,通过协同需求主体和定制化配套巩固产业链稳定性;最后依托生态化协作促进自身技术及产品跨越组织边界在产业生态中流动共享,通过创新能力协同和前瞻性配套发挥强化产业链作用。
该论文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与应用性,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具有鲜明的参考价值:不同阶段中,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行为、产业链协同配套过程和补链强链结果之间并不相互脱节,可形成“中小企业行为—协同配套过程—补链强链结果”的逻辑链路。依托不同重心的“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企业得以与多类产业链主体互动协同,为产业链提供具备不同配套特征的产品,最终达成不同的补链强链结果。
已发表文章:
赵晶, 孙泽君, 程栖云, 尹曼青. 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2023(07): 180-200.